close
作者 / 魯皓平 發表日期 / 2016/6/28

你還記得,在那個沒有Facebook、沒有LINE,沒有任何社群媒體的時代,我們和好友是怎麼連絡的嗎?

除了會傳簡訊,大部份的朋友還會選擇撥打電話,直接約三五好友出來聚聚,當面聊天的熟悉感與熱情,有時往往能更加增添彼此的情感,敘敘舊,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暢談往事、更新進況,那種感動經常能滋潤心靈。

回到在社群媒體日益發達的現代,通訊軟體似乎讓人們的距離更近了,我們能隨時聯繫到遠在各地的朋友,透過臉書點讚「表達關心」,但這份「無形」的距離卻讓人與人間的溫度變得更有「有形」,人們選擇在線上聚會、聊天,見面?早已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往事。

在這個愛慕虛榮包裝一切現實的社會上,「好友數」「點讚數」「追蹤數」成了許多人追求之目標,報喜不報憂成了常態。如果沉迷於社群軟體,好像朋友們都過得很好,三不五時就有吃大餐、出去玩、甜蜜的曬恩愛合照。



《QUARTZ》報導,朋友愈多並不代表愈快樂,反而是,當朋友愈多,對社會的疏離感便愈大,即使擁有千百個朋友,看似交友廣泛、人脈很足,事實上內心卻是特別空虛與孤獨,研究發現,沉迷於Facebook的使用者,大部份都對生活不滿意,也比較不快樂。

根據研究,長時間沉迷於臉書,跟花費同樣時間在上網搜尋資料上,前者容易被影響心情,但並不是臉書讓人孤獨,而是愈孤獨的人,愈愛沉溺臉書。

報導強調,擁有500個、1000個臉書朋友並不是什麼值得開心的事,最重要的,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真正知心、坦誠以待的朋友,「面對面」才是人與人基本的相處之道,但,這又代表現實朋友愈多,人就是愈快樂嗎?

心理學家提姆凱瑟(Tim Kasser)為此就做了一項研究,他利用人際關係將交友狀況做兩種分野,其中一種是「海派型」:交友圈很廣闊、重視義氣;另一種是「親和型」:雖然朋友不多,但善於與朋友深交,充份了解對方。

研究發現,認為海派型比較重要的人,普遍不幸福、不健康,也更憂鬱,甚至用藥過度的情形也比較嚴重;反之,注重親和型的朋友則完全相反,這證實「朋友愈多活得愈快樂」的定調其實是錯誤的。

但,隨著社群媒體的發展,大家卻都開始追求「更多的朋友」,忽略友誼真正應該有的信任。

1985年,有項研究曾詢問「你會和幾個朋友親口討論重要議題?」大部份的人回答是3個,不過在2004年時,這個答案卻為零。顯示人們愈來愈少與朋友溝通。然而,你只要有一個能為你帶來快樂、幸福的朋友,這相當於獲得額外10萬美元的收入。



心理學家羅賓鄧巴(Robin Dunbar)發現,人類的人際關係頂多擴散到150人,最核心的摯友圈大約5人,慢慢擴散到15人、30人、100人,美好關係能讓人快樂、增進健康、長壽,壓力也能有個釋放出口。

朋友,最多15個就夠,他們能帶來生活上的真正意義與幫助,遠遠大於臉書上那500個人。

專家提醒,現在有愈來愈多人會衝刺Facebook的朋友數、點讚數,並營造成讓自我更紅的跳板,這並無不妥,但唯需注意,這些網路上的社交關係,在心理學家眼中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如果花過多時間在經營虛擬網友,你可能會因此忽略真正需要關心、幫助的摯友。

現代人應該避免投注在太多時間於社群媒體,因為那會導致那幾百個根本沒見過、僅是點頭之交的朋友耽誤不少寶貴時間。

回頭想想,當你發一篇文獲得100個讚的時候,哪15個人會真正的關心你?好好珍惜那些人,畢竟,那才會是這一輩子陪伴你走到最後的摯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xoxox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